给青少年的时代榜样课:看见榜样,照亮自己

2025-08-12 10:30:1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12日讯  人们常说,孩子的成长需要方向、方法与力量。

  可在快节奏的信息洪流里,什么样的内容,既能让孩子看得见路,又能走得稳当?答案是:让真实的人与真实的奋斗,成为孩子的长期陪伴。这正是给青少年的时代榜样课系列图书的用意所在。

  这个系列图书汇聚了科学家、教育家、工程师和一线奋斗者的故事:

  有仰望宇宙的大科学家,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干家,有把一生交给三尺讲台的教育家,也有在关键岗位默默耕耘的建设者。

  他们的共同点很简单——把热爱做到极致,把责任扛在肩上。

  01《中国天眼:南仁东传》

13 南仁东

  作者:王宏甲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28923

  定价:58.00 元

  1、推荐理由

  今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新教材里多了一篇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节选自《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这不是普通人物的小传,而是用大量一手资料与珍贵照片,立体书写“天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的二十多年坚守。作者王宏甲为国家一级作家,长期深耕报告文学,写法“微著并重、气势开阔”,适合作为家庭亲子共读的科学与人文双重读本。

  为什么建议现在就读完原书?

  因为课本只是一角,整本书才是完整的精神地图:从选址踏遍山谷,到拍板“主动反射面”路线的大胆决策,到病中仍奔赴工地的倔强,孩子会看到“伟大工程”如何长成;家长能抓住作文、演讲、研究性学习的优质素材点,课堂内外一体化推进。

  2、作者简介

  王宏甲,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福建建阳人。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2004 年首批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全军新作品一等奖等。所著《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对中国新世纪教育转型产生重要影响。2016 年在中央电 视台大型纪录片《长征》中担任电视总撰稿。

  02《种子·钟扬》

02 立体封面

  作者:陈芳 陈聪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26776

  定价:49.80 元

  1、推荐理由

  钟扬,16年援藏,行走50万公里,累计收集上千种植物、四千万颗种子;他既是科学家,也是人民教师与援藏干部,用生命守护生物多样性。这本书不仅写科研,更写“如何成为那样的人”:

  方法论:面对极端环境与高失败率,怎样把科研做“厚”?

  价值观: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读完你会发现,“种子”不只在土里发芽,也会在孩子心里生根——这就是“精神珠峰”的力量。

  2、作者简介

  陈芳,新华社高级记者,“十佳编辑”,全国“三八红旗手”。

  陈聪,新华社战地记者,曾在埃及、叙利亚等国常驻近三年,历任新华社开罗分社记者、大马士革分社负责人,现为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

  03《人民院士:我与共和国同龄》

12 人民院士

  作者:吴娜 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38380

  定价:58.00 元

  1、推荐理由

  这本由光明日报记者原创的报告文学,聚焦7位与共和国同龄的院士:姜德生、彭永臻、邱冠周、祝世宁、刘云圻、苏义脑、李玉良。

  对孩子来说,这是把知识用来解决真实问题的范本;对家长来说,这是把家国情怀从口号落到行动的教材。本书旨在走进院士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对共和国前行的足迹,共和国奋斗者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有更深的感知,也让读者更加明白,“正是科学星空中闪耀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才照亮了我们脚下的奋斗之路,凝聚了信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2、作者简介

  本书是由光明日报突出贡献知识分子联络办公室策划,并由吴娜等光明日报5位记者原创的报告文学作品集。

  04《“八百壮士”今何在:我们时代的哈工大》

IMG_260

  作者:陈 聪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1203737

  定价:68.00 元

  1、推荐理由

  20世纪50年代,一批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青年教师奔赴哈尔滨,创办多个新专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与高教发展的底座——他们就是“八百壮士”。

  本书不是纯史料,也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把艰苦创业的黄金时代与当下“神舟、天问、北斗、天眼”等国之重器背后的传承串成一条线,让孩子见到“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真意。

  如果你的孩子想学理工、想做工程师、憧憬名校,这本书会告诉他:真正地学习,不是追分,而是解决国家最紧要的难题。

  2、作者简介

  陈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战地记者。

  已出版多部文学作品,包括中东战地一线纪实随笔集《燃泪天堂》《厌倦与天真——徘徊在天堂和地狱的边上》;报告文学《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黄大年》《种子·钟扬》《守岛——寻找烈士王继才》《力量: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会它千顷澄碧——兰考脱贫启示录》《大地赤子李德威》,多篇报告文学在《求是》发表;另著有儿童文学作品《盔盔:和铁人一起冒险》,科普读本《种子天堂》《“地球之门”的钥匙》,绘本《大地之子黄大年》。其中,《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黄大年》《种子·钟扬》被评为年度“中国好书”,多部作品在海外出版。

  05《邵阳院士》

IMG_261

  《邵阳院士》编写组 编著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ISBN :9787516231395

  定价:58.00 元

  1、推荐理由

  书中23位科学家的成长轨迹被系统呈现:少年立下志向,青年在实验室里经历成百上千次的试验与失败,中年毅然回国投身关键技术攻关……这些真实故事,共同勾勒出一种精神底色——胸怀祖国、志存高远、勤学笃行、百折不挠。

  这本书不是空洞的励志口号,而是可供孩子一步步模仿、践行的成长路线图。孩子能学到时间管理、目标拆解、与团队协作等终身受用的“硬本领”;家长也能借此找到家庭教育的切入口,把鼓励和引导落实到具体行动,让“学榜样”变成有方法、有抓手的亲子共修。

  2、作者简介

  本书由中共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

  中共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中共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统筹推进全市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区域人才协调发展;研究全市人才工作重要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完善党委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人才工作理论研究,发掘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等。

  06《邵阳院士II》

IMG_262

  《邵阳院士》编写组 编著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ISBN :9787516238912

  定价:56.00 元

  1、推荐理由

  本书展示了13位院士把前沿科技与地方发展深度结合的实践:从农业现代化到工业创新,从生态保护到民生改善,科技如何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与生产力提升,被写得朴素而有力量。

  这本书,等于给孩子补上了关键的一课:学科知识—产业场景—社会价值如何打通?科研为何必须“到场”?怎样把“我会什么”转成“我能解决什么”?读懂这本书,孩子会把“爱科学”升级为“会用科学解决问题”。

  2、作者简介

  本书由中共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

  中共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中共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统筹推进全市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区域人才协调发展;研究全市人才工作重要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完善党委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人才工作理论研究,发掘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等。

  一、这套书到底“值不值”?怎么读?

  1)它“值”在哪里?

  真:每本书都来自严谨采访,人物故事真实可信(如《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入选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教材选篇来自此书)。

  全:从个人成长到国家命题,从实验室到田间车间,孩子能看到“科学—产业—社会”的全链条。

  能:能落地到作文、演讲、研究性学习、学科素养培养;能转化为学习方法与价值选择。

  2)怎么读更高效?

  以《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为“开门课”,对接秋季教材;读完能立刻用在课堂讨论与写作。

  把《种子·钟扬》做成“毅力训练营”:每晚10分钟亲子共读,聚焦“面对艰难任务如何推进”的细节。

  用《人民院士》与《八百壮士》做“生涯启蒙”:让孩子看到“国家需要—个人选择”的同频共振。

  以《邵阳院士》《邵阳院士II》做“问题导向训练”:请孩子把书中“问题—路径—结果”复盘成一页纸,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模板。

  3)推荐给哪些孩子?

  准备升学/竞赛:需要高质量范例与素材沉淀;

  理工兴趣浓:想看“科学如何改变世界”;

  正在迷茫:需要“把热爱做成能力”的真实路径;

  家庭共读:希望把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落在可讨论的细节上。

  二、写给孩子与家长的一段话

  给孩子:伟大从不神秘,它就藏在一次次不放弃里。读这些书,不是把人当神供起来,而是学会“我也能这样走”。

  给家长:教育的本质,是把“想成为谁”的问题,在孩子心里回答清楚。当榜样清晰时,孩子的学习就有了内在驱动力。

  “给青少年的时代榜样课”,不是一套“读完就结束”的书,而是一张可复用的成长地图: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从热爱出发到解决问题,最终把“我是谁”“我能为谁做什么”回答得掷地有声。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些真实的人与真实的故事里,看见榜样,照亮自己。(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张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