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未中标退款”?东明石化声明:杜绝任何暗箱操作
鲁网7月7日讯 近日,针对近期有不法人员长期冒用与公司具有关联关系的名义散布不实信息,山东东明石化集团(以下简称“东明石化”)在官网发布声明。声明表示,公司从未授权任何“特殊渠道”,杜绝一切暗箱操作。
根据声明,近期,东明石化接到多起相关反映,有不法人员长期冒用与公司具有关联关系的名义散布不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虚假宣称“掌控某项目采购权”,谎称已向公司采购人员行贿以获取业务;诱导供应商支付“居间费”,承诺“未中标退款”,实则利用信息差实施诈骗。
东明石化表示,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广大合作伙伴和公众的合法权益,同时捍卫公司良好声誉,现郑重声明如下:
一、该不法人员散布的上述虚假信息,其行为已严重侵害公司商誉并扰乱市场秩序,请各合作伙伴在进行商业交易前务必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切勿轻信不明来源的信息,谨防上当受骗。一旦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建议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公司把诚信视为生命,始终坚持以“量价挂钩、质量优先”为采购准则,打造公开透明的采购体系,所有采购项目均由战略采购中心通过标准化采购流程(Ariba系统)进行,从未授权任何“特殊渠道”,杜绝一切暗箱操作。
三、对任何侵害东明石化、合作伙伴及关联供应商正当权益的行为,一经查实,永久终止合作并追究法律责任,涉事供应商将被永久列入黑名单。
四、如有可疑人员索贿或散布不实信息,请立即联系东明石化,东明石化将对举报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公开资料显示,东明石化前身——东明县石油化工厂始建于1987年,1997年组建现公司。现有员工8000人,总资产650亿元,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其中东明区域750万吨/年,新海区域300万吨/年),是以基础炼油、高端化工为主,集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终端销售等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化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集团。
东明石化产业分布东明、江苏、日照、终端、海外五大基地,在北京、上海、济南、日照、香港、新加坡等地分别设有驻外办事机构和国际贸易公司。今年,东明石化依然没有停下扩张步伐。近日,山东金融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同意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由30亿元人民币变更为50亿元人民币。此外,今年六月。商汤科技、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北京好雅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石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拟共建石化AI大模型联合实验室。
加速发展的同时,反腐也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记者注意到,在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近期召开的2025年庆“七一”暨年中工作大会上,“合规”与“三反”(反腐败、反商业贿赂、反舞弊)成为一项重要议题。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湘平毫不避讳地指出:即便在高压态势与明确规范下,东明石化内部仍有极少铤而走险者顶风作案,部分人员甘于被“围猎”,为蝇头小利折腰,为不合规的施工队、供应商违规介绍业务、干预准入流程,部分违规人员也成为了东明石化警示全体员工的典型案例。会上,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总裁李治对公司下一阶段纵深推进“三反”工作与合规体系建设,做出了系统性、实操性极强的部署。李治明确了三大核心路径。首先完善合规组织架构,持续发挥“三反混编团队”协同作战能力,厘清职责边界——监事局/纪委专司调查、受理举报;法律合规中心承担体系建设、疑难解释等牵头职责。其次是巩固反腐“三道防线”,构建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的风险防控网。可以看到,未来如何实现“刀刃向内”,践行“三反”工作,必将成为东明石化筑牢合规根基,健康发展的关键。(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