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如此人生,有味道》出版发行
鲁网2月18日讯 “再奇妙的美梦,也要醒来;再黑暗的长夜,也会迎来黎明;再漫长的雨季,总有云开日出的时候。” 这是八旬作家张芬之在其新作《如此人生,有味道》中所传达的深刻人生哲理。近日,这本凝聚了张芬之八十余年智慧与感悟的诗集正式出版发行,收录了150余首经典与近期诗歌,以诗意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展现了人生的多面性,旨在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本书的作者是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新闻出版报》总编辑张芬之,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新闻出版专业工作者。他曾历任多个要职,包括安徽省灵璧县王集公社文书、宿县地区新汴河工程指挥部政治部宣教科干部、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部干事、科长,北京空军某师政治部副主任,中国记协《中国报刊报》常务副总编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新闻出版报》总编辑等。1993年春入中央党校地厅级进修部学习,同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全国韬奋新闻奖提名奖获得者。1997年评为高级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被聘为国家新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并被聘为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出版方向兼职博士生导师。从事新闻出版工作40余年来,他曾获空军新闻作品一等奖,中宣部繁荣出版好作品二等奖,有5篇消息、评论或编辑作品分别获得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二、三等奖,出版了《笔耕路》《敬业走笔》《人生是杯苦酒》《生死一步之遥》《文海拾贝》《爱的心语》《国学教你做人做官》《图书出版必备》《出发——我的如谜人生》等著作20部。他没有上过大学,却耗时3年参加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凭借坚持不懈的辛勤耕耘,成长为正厅级的报社总编辑,成为新闻出版界的知名专家。如今80多岁的他,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满身能量,希望将这份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当下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感到迷茫、焦虑和无助。《如此人生,有味道》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诗集中关于放弃的诗句“放弃,是一种选择/放弃,是一种态度/放弃,是难言的割舍/放弃,是对失望的决绝/人生,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悲欢离合,常有变数”,让无数在职场竞争、情感挫折中挣扎的人们找到了共鸣。它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学会适时放弃,才能更好地前行。而关于释然的诗句“人生是一场旅行,没有回程票/没有平坦的路,也没有一帆风顺/目光如炬,胸怀宽广/容得下高山大川,吞得了苦辣酸甜/梦醒时,临窗放声高歌/雨住了,抬头仰望彩虹/这就是苦乐参半的人生/永远微笑着风雨前行”,则鼓励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不被困难所打败,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诗句如同朋友般的慰藉,在悲伤无助的时候给予人们能量,让人们重新振作起来,勇敢地面对生活。
诗集中的诗歌还涵盖了青春、生命、年老、家国、爱情等多个主题,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对于年轻人来说,诗集中的青春篇章让他们更加珍惜当下,勇敢地追逐梦想;对于中年人而言,关于家庭和责任的诗句则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平衡,更加懂得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诗集中关于年老的思考则让他们更加坦然地面对岁月的流逝,享受人生的晚年时光。张芬之的诗歌不深奥、不晦涩,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用简单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此人生,有味道》是一部值得每个人细细品味的诗集。它不仅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挑战,更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本诗集来指引方向。通过阅读这些诗歌,读者学会了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在挫折中保持坚韧,在平凡中发现美好。(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