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守护自己的初心 读《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
鲁网10月20日讯 现代人在步履匆匆的节奏下,逐渐变得因忙而盲。日常的快节奏生活几乎是眼下随处可见的状态,而伴随这种状态的人们也是不停地焦虑。
生命之所以可贵,正是在于它只有一次,到底该去追求什么呢?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冬夜,彭泽县令正在奋笔疾书;他从未像今夜一样清醒,四十多年来所有内心的挣扎,都随着笔尖的飞舞,渐渐消逝。
这位县令,名叫陶渊明。
他写的不是文告,不是上疏,而是一份宣言。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辞职宣言——《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所向往的,是回归田园。
世人眼中的陶渊明,是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的。但他的一生也是不停地焦虑,也曾为五斗米而折过腰。
辞去彭泽县令,成为陶渊明一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他时官时隐,在生计与追求自己的本心之间辗转纠结。在此之后,他种田、饮酒、写诗、生活,成为庐山脚下一个真正的农夫。
但陶渊明也和现代人一样,不得不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付出代价,清贫的生活,而这之下,面对的是无法给予孩子们士族门第的教育。
即便如此,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从未衰退,他保守初心,那个曾经抚剑独行的少年,也似乎还在。
他住的房子,算得上是中等人家的庭院,只是当时一家七口,再加上童仆二人,如何自给自足,维持日常的开销,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为此,陶渊明每天天没亮,就要到田里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升起来,才披着满身的露水回家。我们很难想象,当疲惫的诗人放下锄头拿起笔,心中还能萌发出那样动人的诗意和画面。
后来的人特别不能够理解他,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官不做,而要流落到乞食的地步,这是很寒酸的。苏东波说他“饥饿常在身前,但是功名常在身后”。但也正是因为他的这样一种坚守,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武汉大学教授钟书林在《跨山海》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归隐以后的陶渊明,仍然对国家、民族、对百姓保持着和过去一样的关注,他的《咏荆轲》表达了对刘裕篡位的不满。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讲,也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也还有“猛志固常在”的一面。除了自我的小的生活之外,仍然还有对国家的情怀。所以鲁迅先生在谈到我们今人怎么去看陶渊明的时候,主张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看,这二者的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陶渊明。
真正的陶渊明,从来不单是世人描绘的飘然超绝的隐士。他在乱世里壮怀激烈,为夫为父,从未脱离自己的家庭。放在现代,这依然是难以两全的命题。他奔走官场,他躬耕陇亩,想方设法让家人维持生活。他爱诗,爱酒,爱佳人,他和我们一样,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
他用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该如何找到通往宁静生活的道路。就像是一棵树,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积攒力量,正是这种永恒纯真的天性,无比坚定的初心,守护着中国人心中最独特的一方净土。
在满眼尽是橙黄橘绿般的收获之际,冬天的好书更源源不断。《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就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而且是一部具有浓郁中国文化风味的好书。更多有关陶渊明的人物介绍,在这部作品中有更多更精彩的分享。同时,这部作品聚焦了中国历史上14位文化偶像,通过结合经典名篇和时代背景,解读这些人物的人生故事与艺术成就,梳理中华文明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核。写诗歌和诗人的作品,多数重鉴赏,重解析,而《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则重人物的人生轨迹,追寻并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入他们的爱恨情深,这里不一定是纯快乐,也有痛苦,更伴随失落,有很多独家专业鉴评,能让读者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读懂一首诗,读懂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这样一部作品,打开了一番新天地,提供了独特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千古风流人物的精彩人生
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李煜、柳永、欧阳修、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哪一位是你的青春,是你有着诉说不尽的故事与回忆的人。14位古代诗人,是这部《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的内容灵魂人物,也由此组成了这部作品的十四章内容。从内容上,这本书是对人性的剖析,是不留情面的全方位审视,是走进古人内心、展现人性复杂的一种新的尝试。对于读者来说,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精彩人生和故事,更在书中找到了别样的阅读体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特别为本书作序,在面对“有人调侃说展现了很多人的”糗事“这个现象,他给出了这样的回复:“其实那不是糗事,那是人的一体两面,经得住史料、逻辑仔细剖析的人物,才最终站得住。只有经受得住这种审视目光考验的人物,才能担得起”千古风流“的评价。”所以,这部作品是走进”千古风流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条通道,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直面李白的官瘾,直面杜甫的卑躬屈膝,直面杜牧在青楼的徜徉,直面李商隐在爱情方面的薄情,直面辛弃疾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长久的军旅生涯…… 而最终,他们选择了放弃“小我”,走向“真我”的人生道路,这何尝不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国之自豪。
跨越古今和种族的人性之美
《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能够打动读者的绝非那些美得不可方物的文字,当然正是这些文字才堆砌出了这样一部作品,可不容忽视的还有那种可以跨越古今和种族的人性之美,这种美,细说不出,空唱不灵。犹如我们都知道的那样,在国外,李白和杜甫受喜爱的程度是和国内大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于赓哲教授思考之后,对这个问题进行阐释,他说,“国外对这两位唐代文学top2的评价不是完全出自于文学本身,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一样优秀,不分伯仲,但是李白的诗歌更加飘逸,更加洒脱,更加“形而上”,再好的翻译都是一种损伤,他的文字之美,必须是母语是汉语的人才可以领悟。而杜甫,他的文字翻译成外文固然也会有损伤,但是 ,他自身颠沛流离的生涯和由此带来的悲天悯人、对草根民众的关怀是一种人性之美,战争中发出的那些声嘶力竭的呼喊是人性之光,这种美和光是跨越种族和国家的,能够引发更广泛的共鸣。”
一部优秀的作品带给读者的思考不仅仅是文字和内容本身,更是由此引发出的价值和意义。这个时代乃至世界的共鸣是爱,是人性之爱。而早在百年、千年前,这些“风流人物”为我们世人留下了榜样,他们不是呱呱落地开始就向着“伟大”前进,而是在我们现代人也经历的那些诱惑、利益之间来回碰撞和抉择的,而这“活出来”的人性之光,才是世人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