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数字时代,看见“互联网”的阴暗面——《焦土故事:全球资本主义最后的旅程》出版发行

2023-03-02 16:58:1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焦土故事 立体封 透明图800X800

  鲁网3月2日讯  近日,美国著名人文学者乔纳森·克拉里(Jonathan Crary)的新书《焦土故事:全球资本主义最后的旅程》(Scorched Earth: Beyond the Digital Age to a Post-Capitalist World)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乔纳森·克拉里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他曾出版过畅销书《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克拉里在本书中挑战大众对互联网现有的认知,指出了在数字时代中人们虽有所感知但尚未正视的种种问题,并揭示了互联网为资本主义服务,并可能将人类引向毁灭性灾难的现实——晚期资本主义的“焦土”阶段。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影响力的逐步升级,如今已经成为了影响和塑造全球人类社会的基础技术设施。克拉里在本书中提出了“互联网复合体”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人们日常使用的网络,还包括网络所需的物理基础设施、配套的行政组织、商业运作模式,以及其背后的法律规则、话语逻辑、意识形态等。克拉里犀利地指出了人们对“互联网复合体”存在不切实际的美好想象,无视这种生活方式所承受的沉重的环境、经济、社会,乃至人性的代价。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胡泳教授在本书推荐序中指出:“本书对由西方而盛行全球的技术消费文化和互联网创造的无数数字景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克拉里认为一个可持续和可生存的未来,必须拒绝跨国资本主义的全面控制,和人类对在线模拟的日益沉迷。在集体干预的紧迫性方面,他的想法具有挑衅性,而对目前全球处于灾难边缘的描述方面,则令人震惊地准确。”

  克拉里在《焦土故事》中通过三个部分推进他的批评。在第一部分,克拉里戳穿了“世界因科技而快乐”的假象。克拉里首先对“互联网让人们社会参与度更高”这种说法给予重重一击。他通过分析在社会运动中成员之间不团结和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造成的死伤民众熟视无睹等现象,指出实际上互联网使社会走向原子化。克拉里又将重锤转向“数字化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说法。维持互联网、数字设备运作的物理设施空前地消耗能源。在生产“环保”的数字产品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源开采,例如电动汽车的锂电池、无人机的原材料。克拉里从社会层面和物理层面让人们看到服务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互联网复合体”,它充斥着资本主义运作的特点,甚至比任何工业时代更甚。

  在第二部分,克拉里深究原本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希望的“互联网”为什么会为资本主义服务。这其实源于科学的发展历程。最初的科学是通过原则来定义自己,但在19世纪,科学在本质上发生了改变。当时人们认为,科学研究要想有意义或有价值,它就必须具有制造某种应用、产品或实用技术的潜力。就这样,科学逐渐走向实用主义,一波又一波的“应用”潮随之频繁出现。从那时起,科学和技术创新受资本主义的利益所驱动,而不再服务于人类。克拉里进一步指出,我们一直所接受的歌颂“科学”的教育,就是一种混淆视听的手段。它的目的是不让人认识到,西方科学和资本主义是紧密结合的,同时给人们一种错觉:“科学”将把我们从“科学”自己制造的灾难性成就中拯救出来,当前不断瓦解的地球系统就是它突出的灾难性成就。

  第三部分告诉我们:互联网最终将把我们带向“焦土”一般的世界,我们必须共谋新型未来——后资本主义。至今互联网已发展到数字化的阶段,高端和广泛的程度对个人身心、社会、自然都有灾难性的影响。例如,眼球追踪技术用红外线来记录人眼的活动轨迹,但红外线对人眼有致命的伤害。还有,当我们看到的表情、听到的声音更多来自机器合成时,我们会丧失捕捉人的灵动的能力。此外,由于线上取代线下,人们社交的基本形式——社区被破坏,社会将更加原子化。自然也将被污染、掠夺到枯竭。因此,乔纳森·克拉里呼吁,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未来,有权拒绝资本主义为人类设定的未来。他对未来的设想是:摆脱正在荼毒世界的“互联网复合体”和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线下的未来,进入后资本主义世界。

  胡泳认为,“《焦土故事》为围绕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有益性而产生的越来越多的不满增添了一个亟需的批评声音,这些不满情绪正日益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通往与地球上脆弱的生态系统相协调的新的可持续生存模式的道路,不会是一条容易走的路。”

  此外,著名学者汪民安为《焦土故事》撰写推荐语认为,“这是一本反数字资本主义的宣言。对乔纳森·克拉里来说,互联网和资本主义的结合可能会摧毁一切。或许我们都应该听听乔纳森·克拉里的声音,这焦虑的声音至少包含着部分真理——每个人都会在书中找到感同身受之处。”

  如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都在经历深度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置身其中。如何在这样的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想象另一种可能?我们需要《焦土故事》这样具有警示性的作品。(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张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