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山东”,抖音短视频助力非遗传播

2021-12-16 13:37:4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被称为“齐鲁大地”的山东省自古以来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泉城”济南、“鸢都”潍坊、“海上明珠”青岛……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天然风光造就了山东独特气质,也沉淀了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和其他地区的非遗相似,山东非遗也面临着被遗忘的困境。

  “北方魔法”里的非遗

  作为粮食大省,山东的馒头在国内首屈一指!胶东花饽饽、窝头、馍馍、签子馒头等各具特色。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跑的......凑够一个海陆空军团可以说是妥妥的没问题了。麦香浓郁,嚼劲十足的山东大馒头,正如山东人质朴的性格,醇厚实在。

36201639554728_.pic_hd

36191639554680_.pic_hd

  山东馒头之“道”——大的是“外表”,而喷香、劲道、有层次,才是“内在”。但“山东大馒头”并没有局限于只成为一种食物,令网友们啧啧称奇的,就是被做成各种形象的“大馒头”,我们称之为“花饽饽”。

  拥有500年历史的青岛“王哥庄大馒头”便是其中翘楚。“手工揉+铁锅蒸+崂山矿泉水+传统工艺+独特配方”,多道工序塑就了又好吃又好看的王哥庄大馒头。

  2015年,“王哥庄大馒头”被列入青岛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是淳朴崂山人非遗手艺中闪亮的存在。它不仅是美食,也是浸润着民风民情、乡土气息的艺术品。

36181639554675_.pic_hd

36161639554610_.pic_hd

 山东非遗焕发新机

  在山东省内,城市特色的非遗也被记录着。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在今年1-10月的数据显示,抖音山东“非遗”相关视频量的同比增速达到60%,作者量的增速达到64%,与非遗相关的视频内容消费量也呈平稳上升趋势。

  抖音上的山东非遗“活起来”了,它得到了更多普通人、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以青岛抖音用户为例,今年上半年同比去年上半年,青岛非遗内容兴趣用户增长113%,女性显示出更高的兴趣度,占比达68.2%,31岁—40岁人群占比达30.6%,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更多的潜力和思考。

 让更多非遗被看见

  来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1557项。

  作为非遗大国,很多非遗却面临着后继乏人、即将失传的困境。

  为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抖音2019年4月推出了“非遗合伙人”计划。来自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抖音覆盖率为97.94%,国家级非遗项目视频数量超过了1.4亿个。过去一年,抖音上国家级非遗相关的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88%,累计播放量同比增长107%。

  对于非遗来说,被看见就是一种传承。

微信图片_20211216113759

  今年11月26日,字节跳动旗下巨量引擎正式发布“焕新非遗”扶持计划。在未来六个月里,“焕新非遗”将为全国10+城市超过500位“非遗”传承人量身定制融媒体培训课程,让非遗传承人了解和掌握通过外部平台宣传、介绍非遗项目的传播方法论。同时,通过多个平台的线上流量扶持,打通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展示渠道。采用线上话题征集等多种形式打造非遗热点,让更多精彩的非遗内容获得大范围传播的机会。同时,“焕新非遗”扶持计划还将尝试探索非遗IP的新发展路径,用数字化技术和商业化力量助力非遗项目多维度起势,打造优秀的非遗品牌,实现公益成果的落地转化。

  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藏技于人”的非遗项目得以被更多人看见、感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多元化的传播环境支持。未来,抖音将通过更多的IP+打造,进行品牌孵化,让山东非遗品牌不再是线性爬升,而是阶梯性增长。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播非遗,用新兴形式焕新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张乐群
新闻关键词:非遗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