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临沂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会议首日盛况,全球智慧碰撞开启核医学精准诊疗新纪元

2025-09-15 11:05:0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15日讯 金秋沂蒙,高朋满座。一场关乎核医学未来发展的国际学术盛宴在书圣故里正式启幕。第九届临沂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会议于2025年9月1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河宾馆开幕。本次会议以“核心聚力,诊疗共襄”为主题,由临沂大学主办,山东麦德盈华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会议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瑞士、英国等十余个国家的50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齐聚临沂,共同探讨核医学与分子影像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和临床转化应用。

  规模空前,聚焦学科交叉与创新发展

  清晨的沂河宾馆会议厅内座无虚席,与会专家早早来到现场,期待着这场学术盛宴的开启。8:30,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

  临沂大学副校长、山东省肿瘤诊疗一体化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李雪梅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她介绍,目前,临沂大学已建成山东省肿瘤成像装备研制及诊疗一体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0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在肿瘤诊疗一体化、新药研发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本次会议聚焦核物理技术医学应用前沿,围绕学科交叉与诊疗一体化、分子影像转化等关键领域,为专家和业界精英搭建了一个国际化、高水平、多学科的交流平台。”李雪梅表示,会议的举办必将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医学发展注入新动能。

  郯城县委副书记、县长于广威作为会议支持方代表致辞。他介绍了“银杏之乡”郯城县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麦德盈华公司在核医学影像技术领域的创新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刘继国博士带领团队在我县李庄镇默默耕耘十余年,现已成为拥有8项国家专利、17项国内发明专利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于广威热情邀请专家们深入郯城,感受3000年文化底蕴与现代产业活力的交融。

  大会主席、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放射和医学影像学教授、耶鲁大学PET中心联合主任兼化学部主任黄艺耘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本次会议:“这是该系列会议中规模最大、涵盖最广、最具影响力的一届。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将在这里分享放射药物研发、诊疗一体化等前沿成果,共同推动核医学技术进步,最终造福患者。相信与会者将通过接下来两天的深入交流,收获满满。”

  大咖云集,国内外顶尖学者分享前沿突破

  开幕式结束后,学术报告环节紧锣密鼓地展开。多位国际知名专家从神经疾病、癌症治疗、影像技术等多个维度分享核医学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黄艺耘教授率先带来《神经精神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新型靶点放射性示踪剂的开发》主题报告,系统阐述了新型放射示踪剂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突破性进展。他指出,精准靶向的分子探针技术将为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全新视角。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工程学院终身讲席教授陈小元带来了《Cancer Radiotheranostics》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癌症放射诊疗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耶鲁大学PET中心主任Georges El Fakhri教授以《Recent Development in PET Technology: Role in Guiding Therapy》为题,分享了PET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在指导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日本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综合脑成像中心主任松田博史、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化学与应用生物科学系教授Roger Schibli等国际专家,分别就阿尔茨海默病分子分型、放射性药物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等前沿议题作专题报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Youngho Seo教授则深入解析了治疗性放射性药物的定量成像与剂量测定技术,为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了关键保障。

  本次会议上,国内核医学专家也展示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科主任、复旦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石洪成教授分享了《多分子探针PET显像临床应用探索》的主题报告,证实了多分子探针技术在肿瘤分型诊断中的高精准度。

  安徽省立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省核医学质控中心主任王雪梅教授系统阐述了中国核医学诊疗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思考。(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 娟
新闻关键词: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