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家经典 觅心灵知音

2020-02-20 16:5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20日讯 一个人一生要路过的风景、遇见的人、碰到的事,生命中的一切困扰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用一颗干净的心面对复杂的世界,简单甚好! 

  细雨下点碎落花生,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当你认真感知山川万物,探索历史人文,温习故乡亲友,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对生命的敬畏,活出轻灵而丰盛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了自身更完善的人格,那是我们心中更理想的自己。 

  《我在温习你的一切》 

  沈从文 著 

  b7cde7b034c3186524776dc781d3dbf 

  该书是沈从文先生的非虚构作品集,突破了过往选集的视角局限,让读者重新审视和感受先生笔下的湘西之行。 

  沈从文在阔别湘西多年之后,告别妻子张兆和,独自踏上了回乡的旅程。这是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次旅程,他在途中深情温习妻子的种种美好,温习湘西的大好景致,也温习那个已经远去的自我。他给妻子写了一封封书信,用真诚而谦卑的姿态,道尽了对妻子的爱与思念;他创作了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以生动而饱含深情的笔调,向世人描摹出了湘西风景的秀美,以及健康人性的自然美。湘西之行,让沈从文在这种对爱、对湘西、对自我的温习中,迸发了对人生的更温存的体会、更慈悲的认知。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宗白华 著 

  图片1 

  美学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美学是一种人生观。在宗白华引领我们于日常生活或艺术领域探究美的过程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了自身更完善的人格,那是我们心中更理想的自己。 

  本书是美学大师宗白华馈赠给现代人的礼物,是其论人生、论艺术、论美学的精要,作品着重探讨了生活的应有之义,以及如何使我们的生活尽量地丰富、优美、愉快、有价值。 

  在宗白华看来,我们必须将美学纳入我们的生活,美学即是一种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就必须增加我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了解、记忆等能力,同时更要主动改观我们内在的思想、情绪、意志等品质。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形成一种艺术的人格,这远比我们想象的必要,也远比我们想象的容易。在追求效率、着眼于功利的现代社会,这部作品能切实帮助人们寻回内心流失的诗意、纯真与美。 

  宗白华(1897年—1986年),原名宗之櫆,字伯华。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曾长期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史教授,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兼备中国古典文化底蕴和西方美学修养。他是把中国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的新道家代表人物,被认为是中国学者中将中西方美学融会贯通第一人。宗白华与朱光潜并称中国美学双峰。 

  《万物有情》 

  李汉荣 著 

  图片3 

  世界还有一些宁静的角落,可以诗意地栖居;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对生命的敬畏,活得轻灵而丰盛。 

  本书从李汉荣上千篇文章中精选62篇经典散文,处处围绕一个“情”字这一主题:人之有情,让人觉得人间值得;动物有情,可以为友师;植物有情,以滋养天地;器物有情,以怀念岁月;自然有情,以浇灌我们的心灵;历史人文有情,以激荡我们情思。 

  面对有情的日子、有情的种种,在这个喧嚣而浮躁的世界,让我们回到原始生命的田野,与山川大地、草木生灵共栖息。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对生命的敬畏,活得更轻灵而丰盛。 

  李汉荣,诗人、散文家,汉中市文联副主席,汉中市作协主席。创诗歌、散文、小说3000多篇,作品入选100多部选集。曾获百花文学 奖· 散文奖、中国报人散文奖、冰心文学奖等奖项。其作品长于想象,灵气飞扬,文笔生动活泼,富于诗意和哲思。他灵动的笔触,为我们写尽万物之美,诉尽万物之情,揭示了生命的真谛。     

  《简单甚好》 

  丰子恺著 

  图片2 

  丰子恺所生活的时代并不是太平盛世,各种磨难不少;无论世界是好的是坏的,他选择了一条简单的路,好好走完了这有趣的一生。 

  本书精选丰子恺一幅幅精彩的生活图景,看大师是如何行走在人间面对一起生灵与万物的,而今天世界的依然繁杂与喧嚣,我们将以澄静的心,简单生活:追赶不上的不追,不属于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么复杂? 

  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年),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世故的尽头 天真的起点》 

  余光中 著 

  图片4 

  退缩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埋头修炼、负重前行,才会看到希望的曙光的真理。 

  世界喧嚣吵闹,房价、医疗、生育、上学、求职、养老、环境、税收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你只能会世故,学会处处圆滑,争取所有人的认可,你不累吗?你还知道你是谁吗?你是你自己。然而,宝贵的天真早已被庸俗的世故绞杀,我们的初心黯淡无光。在生命里从容漫步、在时光中畅快漂泊的余光中回来了,智慧的诗人带领我们与伟大的灵魂对话,唤醒我们日益模糊的自我。 

  余光中(1928-2017),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批评家、翻译家,祖籍福建,生于江苏南京。因孺慕母乡常州,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将之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文学影响力既深且远,遍及华人世界,被誉为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之一。 

  《半局》 

  张晓风著 

  图片5 

  生活就像一条河流,后浪推前浪,不断逝去,又不断涌来。相逢有时,别离有时,怀着一颗欢喜温柔的心,记挂着人间无处不在的善与美、笑与泪。作者携一世的情缘、半生的收获,与读者一起,在一花一木、一饭一蔬中,参见万物的多情和柔软,收获岁月的丰盈和圆满。 

  生命是纯净的火焰,我们活在世上,心中有一轮无形的太阳。要知道,半局不是结局,胜败未分、输赢未定,生命之火未熄。半局就意味着还在路上,不管上半局是赢是输,都要鼓足斗志,再下一城。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起起伏伏的命运中,只要生命之火还未熄灭,就要打起精神活下去。 

  张晓风,笔名晓风、桑科、可叵,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教授国学及文学创作。晓风的散文淡然平和,兼具知性与深情,内在深沉广阔,富于哲思,兼具浓厚的文化情怀。 

  《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 

  李银河 著 

  图片7 

  “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爱自己喜欢的人,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这就是我的人生宣言。”这是李银河也是所有勇敢者的心声。忙于应酬、交际、工作以至被世俗淹没的你,是否感到焦虑、迷茫和悲伤?本书让你回归内心深处,找到最初那个自信且强大的自己。 

  《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是李银河的深沉力作,是一部质朴而真诚的随笔集。在这本书里,李银河摒弃了一个社会学家和文化斗士的身份,而去省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内心,直率地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真实感受和深邃思考。 

  李银河,当代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社会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曾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人生实苦 但请足够相信》 

  蒋子龙 著 

  图片8 

  人生没有永恒的夜晚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本书为著名作家蒋子龙的人生随笔,荟萃了作者执笔40年来优质散文,这些文章或者写人生经历,或者畅谈生命哲思,又或者表明对某种状况的情感态度,都非常引人入胜。他的笔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或许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样子。 

  蒋子龙,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天津市作协主席。作为著名作家和中国文化的使者,他先后出访过欧美亚等十几个国家,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大奖,并被译成英、法 、德、俄、日、韩、意、西等十几种文字出版。 

  《忘了我是谁》 

  蔡怡 著 

  图片10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亲情散文,第一辑围绕老迈失智的父亲及患有躁郁症的母亲,表现失智父亲在逐渐遗忘的时空长河里,迷失自我,孤立无助的心境。第二辑更多的写爱人、孩子、父母、公婆,如数家珍,为了纪念和珍藏。体现一个女人的敏感、细腻、耐心和慈悲,让爱在家人朋友间流淌,展现一种广博包容的爱。文字清新简白,真挚朴实。说是“照养”只见其一,说是记写“亲情”不过其二,是生命临镜下对生、老、病、死地勇敢面对。生命要有爱相伴,珍惜每一次相逢。 

  蔡怡,台湾著名散文家,台大中文毕业后留学美国,获教育硕士、博士学位,在美国工作生活16年。回台北后,担任联合报缤纷版与人间福报专栏作者,曾获第三十四届联合报文学奖散文组大奖,第五代怀恩文学奖两代组首奖,第三届福报文学奖,第六届怀恩文学奖社会组首奖。 

  《旅宿》 

  夏目漱石 著 丰子恺 译 

  图片11 

  画家为了摆脱俗世的羁绊来到深山,一路沉醉于绝美的春光和秀丽的风景。到达落脚的旅宿后,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当地人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物命运和各种离奇的故事让画家在非人情的世界流连忘返。一环扣一环的故事情节中充满了夏目漱石关于艺术论、美学观和东西方文学的深刻见解。 

  一个人的旅行圣经,一本殿堂级别的文艺教科书。生命的旅途,是为内心的冲突找一处归,温情抚慰每一个游走在繁华都市的疲惫灵魂。 

  夏目漱石(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文学史家公认他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读过他的作品,被称为国民大作家1984-2004年,日本政府将他的头像印在日钞上。他对东西方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芥川龙之介曾深受他提携。 

  最能体现一个人对生活、对人生有所思考的,莫过于散文作品。 

  爱读书的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手捧一本好书,和作者来一次沟通心灵的对话。  (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娟
新闻关键词: